據臺媒DigiTimes報道稱,今年發布的iPhone 13系列手機將有50%以上支持毫米波5G網絡。 5G頻段目前分為FR1和FR2兩個頻段。FR1頻段又稱為Sub 6GHz頻段,頻率范圍是450MHz-6GHz,國內目前商用的是Sub 6GHz頻段;FR2頻段又稱為毫米波,頻率范圍是24.25GHz-52.6GHz。
毫米波相比Sub 6GHz,傳輸速率更快、時延更低、可靠性更高,較高的頻率使其受到的干擾很小;波長短,接收設備所需的天線尺寸很小。
當然也有缺點,毫米波的基站建設成本高、傳播距離短。不容易穿過障礙物或建筑物,并且可以被葉子和雨水吸收。
此前,在美國售賣的iPhone 12全系同時配備了毫米波和Sub-6GHz的功能。沃卡惠了解到蘋果將增加更多國家和地區發布帶有毫米波5G功能的iPhone 13系列手機,包括加拿大、日本、澳洲與歐洲。沃卡惠認為,蘋果此舉勢必會推動整個毫米波產業鏈更加快速的發展,屆時國產手機廠商也會及時跟進。 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上,高通將聯合中國聯通應用5G毫米波技術進行賽事直播。沃卡惠及其他業內人士預測,2022年我國有望發布5G 毫米波牌照。可以預見的是,未來幾年,5G毫米波技術將是發揮及完善5G網絡的一個重點方向。
沃卡惠認為,在需要高傳輸速率和低延遲的場合,比如電視直播連線現場記者,5G毫米波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。屆時廣大消費者也能體驗到速率更快,延遲更低的5G服務。
國內的5G現狀是沒有毫米波基站,美國Sub-6GHz頻段資源緊張,多采用毫米波方案,傳播距離短,效果較差。在可預見的未來,毫米波更適合在人口密度非常高的區域有限鋪設,和現有頻段相互補充。 iPhone 13增加毫米波機型占比,還是有點“戰未來”的感覺,對普通消費者而言,可能短期內意義不大,但以后會有用得上的機會。